2014年中国散料运输设备行业市场前景分析
随着我国经济持续、快速的增长,矿山开采、港口码头、电力、水泥、钢铁等领域发展势头稳定,这些领域的散料搬运输送量及输送效率方面的需求将持续增加,散料搬运设备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。
港口码头建设:近年来,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步扩大,货物吞吐能力显著加强。2011年全国沿海建设投资额达到 1,006.99 亿元,同比增长 20.33%,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63.60 亿吨,同比增长 12.7%;全国内河港口的建设投资为 397.89 亿元,同比增长 18.9%,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36.81 亿吨,同比增长 12.0%。
2012 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68.80 亿吨,同比增长 8.2%;全国内河港口的建设投资为 489.68 亿元,同比增长 23.1%,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38.96 亿吨,同比增长 5.9%。
数据来源:交通运输部《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》
港口码头输送货物构成:需要用散料搬运设备进行运输的煤炭、铁矿石、水泥、散装粮食等散料货物占据了较大的比重。2011 年,煤炭、铁矿石、水泥、散装粮食四种散料货物的吞吐量占据整个港口干散货吞吐量的 60.89%,其中煤炭及其制品的吞吐量达到 19.43 亿吨,铁矿石吞吐量达到 12.35 亿吨。 2012 年,煤炭、铁矿石、水泥、散装粮食四种散料货物的吞吐量占据整个港口干散货吞吐量的 63.17%,其中煤炭及其制品的吞吐量达到 19.96 亿吨,铁矿石吞吐量达到 13.29亿吨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散货码头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,计划新增北方煤炭装船通过能力 3.1 亿吨,新增大型铁矿石码头接卸能力 3.9 亿吨。随着散料港口码头建设规模和港口吞吐量的逐步增大,港口码头散料搬运设备的市场需求也将呈现出持续放大的态势。
数据来源:交通运输部《2012 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》
(1)矿山开采: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散料搬运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,也是产品应用的主要市场。煤炭在我国所有能源消费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,2010 年我国煤炭消费量达到约 31.15 亿吨,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68.00%,整个“十一五”期间煤炭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6.82%。由于我国城市化、工业化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,预计“十二五”期间煤炭的消费需求仍将维持较高的水平。
(2)电力:在电力工业(主要是指火力发电)中,散料搬运设备大多用于输煤给煤栈桥内电煤的输送。2012 年全国新增发电设备容量 8,020 万千瓦,其中火电 5,056 万千瓦,占新增发电容量的 63.04%。2013 年全国新增发电设备容量 9,400 万千瓦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,国家不断扩大煤电装机的规模,预计“十二五”期间,电煤的运送量随之增长,这也必然将带动散料搬运设备在电力市场需求的扩大。
(3)水泥:在水泥生产过程中,石灰石的输送、水泥等散料的输出都需要由散料搬运设备完成。近年来,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,水泥需求量也日益增加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国水泥产量复合增长率 11.07%,2010 年水泥产量达到18.82 亿吨,2011 年、2012 年、2013 年分别达到 20.99 亿吨、22.10 亿吨、及 24.14 亿吨,同比增长 11.53%、5.29%及 9.23%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国内市场对水泥总量需求平稳增长,该行业对散料搬运设备的需求也将保持平稳增长。
(4)钢铁:在钢铁冶炼过程中,散料搬运设备主要应用于生产原料的转运以及焦炭等原材料的运输。随着近年来钢铁产量的增加,钢铁行业对于铁矿石和焦炭的需求逐渐增多,2010 年钢铁产业消耗成品铁矿石 9.2 亿吨、焦炭 3.3 亿吨34。由于经济发展对钢铁消费需求的增速有所减缓,我国钢铁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增投资增速将略有放缓。
(5)粮食: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国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全面展开。国家先后安排及带动投资近400亿元,在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上陆续建设了一批以大连北良港、上海外高桥粮食物流中心、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等为代表的适应“四散化”流通的重大项目。国内较发达的粮食主产区,如东北地区、河南省等区域内已经基本实现散粮运输,但是跨省散粮运输水平偏低。为了改善这一问题,2012年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铁道部、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共同开展了东北地区铁路散粮车入关试点工作,并于2013年1月17日开通了散粮铁路入关专列“吉林松原—湖南岳阳”线,实现了此前铁路散粮专列仅在关内运行的历史性突破,推进了粮食物流“四散化”水平的不断提升。未来新兴市场的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散料搬运设备的应用范围,成为推动散料搬运设备市场需求的新生力量。
- 上一篇:带式输送机的操作维护和安装 2014/3/26
- 下一篇:皮带输送机的应用范围及维护技巧 2014/5/23